距·离·展·会·开·幕
教育要面向未来,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一代人才,这是教育界高度统一的共识。近年来,随着STEM教育发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认识到,对于推动传统教育向21世纪教育转变,STEM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环。1月18日,“STEM教育的本质回归与融合发展——楷思爱STEM教育教学研讨论坛”在京举行。论坛汇聚了中英多位重量级教育行业嘉宾,旨在通过论坛共析STEM素质教育发展新形势,探索STEM素质教育发展新模式,拓展STEM素质教育发展新机遇。基于此次探讨,楷思爱教育控股集团提出并深入剖析了STEM+A,即STEM+All round Education(全素质教育)的新全球未来公民教育理念,力争成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国家核心教育价值体系落地辅助力量。
据悉,此次STEM论坛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强烈关注,包括北京卫视、新浪、蓝鲸在内的20多家主流媒体,30多位媒体记者参与报道。
会议当天,十余位英国教育专家、中国教育专家、教育机构决策人以及媒体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英国国际贸易部教育技能司主任刘静女士参加了此次活动并为大会致辞,“英国国际贸易部在中国的对口单位是中国的商务部,帮助更多的两国的学校、企业打破贸易和投资的壁垒,促进院校和机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和我们在海外,为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创造一个互利共盈的关系。同时,英国国际贸易部也在和中国人社部、发改委积极探索的职业人才培训方面的顶层合作。
楷思爱是我们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我们和楷思爱合作有非常长的时间,也非常高兴看到并见证楷思爱就K12学校、STEM及素质教育等众多项目付出的实际行动。我们希望在进一步继续支持中英之间的合作,期待和楷思爱共同努力,把工作做到更高的的高度。”
为了此次论坛专程赶来的英国教育专家们纷纷做了精彩的分享。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院士Revd. Roger D Greeves院长及Margaret Greeves 教授,特意表达了与Sabrina女士相识12年以来,其一贯致力于中英教育文化交流。同时也见证楷思爱自成立至今,在她的带领下为中英教育的深度融合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教授、牛津大学哈里斯曼彻斯特学院院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Jan-Emmanuel教授在现场分享了他基于全球数据库数据分析基础上认识到STEM+A的全素质教育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年轻人的重要性。“STEM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及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并在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中让孩子更好地与伙伴沟通,在心理上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数据分析还表明:人们在16岁的时候,他们得到的满足感、幸福感有多高,会直接影响他们在未来30岁的收入有多高。”Jan教授表示他非常认可楷思提出的STEM+A的教育理念,必须建立的是STEM+A的系统化课程,是能力、学习、思维方法的形成。“物质的越来越高,不代表人是幸福的。我是联合国《终身成就》杂志的主编,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个主题的内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幸福感及思维能力,心态决定命运及成长。也正因如此,我非常认可楷思爱所提出的STEM+A全素质教育理念。”
英国卫斯理公学信托(MIST)主席, 世界卫斯理公会教育委员会首任主席,世界卫斯理公会前主席Dr John Barrett博士 则与大家分享了中西方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在STEM教育方面,需要用更多的西方思维进行教学但结合东方的文化精粹。“我们都相信教育能够改变世界,所以说最好的东西是最好的精华融合在一起,并且将其中比较明显的缺陷进行修复,我们必须要保证STEM是高标准的全素质教育,是个性化的、以个人特质为基础的全面能力培养。中国学生要进行STEM教育,必须是国际化的,不管在什么时间,不管在哪里,学生都应该从综合学科跨文化的角度来进行教育。我们要学习的绝不仅是知识本身,而是作为世界公民未来的能力。”
论坛上中国教育专家抛出的精辟之论也同样引人眼球。向邓小平提议恢复高考的著名专家温元凯对中国素质教育领域的机遇及挑战做了深入的分析,表示读懂十九大,对教育投资会很有帮助。“十九大之后,中国经济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是中国在金融、科技、教育、创新的地位还远远不够,高端人才十分匮乏。我认为这给国际化创新式教育和相应的投资带来巨大机遇。比如新型国际教育、移动互联网创新教育等等。”他对英国剑桥、牛津、伦敦政经等著名大学的教学方法和诺贝尔奖成就所引发的思考引发对素质教育人才的迫切必需,要怎么把我们的孩子送进世界最好的大学。而随后新学说联合创始人安瀛,感谢了温老四十年前的高考改革建议,改变了无数年轻人的命运。而对于中国教育的现状、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一直致力于国际学校研究的安瀛说:“最适合的是STEM课程。教育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对知识的整合及使用的能力,从而具备用以掌握未来未知的新技能及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完成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他获取了这些新的的技能,而且学会了如何适应这样的新的技能。当他碰到一种新的事务、学科、工作的时候,就不害怕了,所有这些都是STEM课程可以给学生带来的。”
楷思爱联合创始人,厚持资本董事长、知名投资人、评论员高鹏博士认为,“STEM+A教育下的楷思爱融合成长模式是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和认知教育的综合体,其实确切地说它是场景化、案例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下,对学生融会贯通的社会能力、自主决策力的培养。”高鹏博士提出了一个与STEM教育遥相呼应的中国词汇——通理教育。“STEM是一个育人的理念,而不是一些学科的简单叠加,它是对教育本质和真谛的探寻。通,融会贯通;理,天文、地理、文理、物理……所有。这才是STEM的意义。”
在新教育改革推进下,新高考对综合能力及水平的要求,必然让具备可观测选拔体系及认知教育评估体系的STEM+A课程大放异彩。
STEM教育到底是什么?中国的学生需要怎么学?英国法国是最早提出STEM并把STEM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国家,随后美国提出了STEAM理念,A是艺术的解释。楷思爱CEO范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楷思爱一直致力于新全球公民教育,我们认为:STEM+A中的这个“A”不仅仅是简单包含艺术或人文,而更应该是All-round Education——全素质教育。即包括艺术、体育、人文教育以及学生从此教育系统中发展出的沟通、社交、影响力等一些列软技能。它是传承和创新的结合与互动,以判断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多视角的了解世界正视自己,勇于挑战和适应未来,以成长与发展的心态成为终生学习者。STEM教育的四个阶段,最高的阶段就是STEM+A的体系化,是必须综合各类的知识及课程进行而形成的融合成长。”
楷思爱教育控股集团是一家以促进国际教育思想交流与实践应用为宗旨,致力于高端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传播和创新的机构。总部设于英国伦敦,并在中国北京、深圳、上海等地设有分支机构。自成立以来,楷思爱以吸收借鉴国际优质教育理念、教学体系,优化中国教育顶层设计,提升中国教育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国际性为使命,力争成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国家核心教育价值体系落地辅助力量。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