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之维
作者:刘超 罗冠群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发布时间:2024.08.13
信息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是新的历史节点上的一个重要科学论断,为许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方法论指引。在以上三者中,科技是第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是新的历史节点上的一个重要科学论断,为许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方法论指引。在以上三者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已成为各方的普遍共识。教育可以为现代化进程提供持续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助推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动能和优势,开辟新的发展境界。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是连接科技、人才和创新等多方面要素的关键纽带。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能够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吸引和培养国际人才,加强与全球的合作与交流,不仅能提升国内教育水平,还能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高质量教育体系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当前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通过改革和创新教育系统和教育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前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对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关联作了清晰的阐释。而在其中,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逻辑起点:提升人才质量,以教育发展推动国家建设。教育作为社会化的重要机制,承担着多重角色。一方面,教育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也是文化再生产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传承和丰富社会的价值规范。通过教育,人们不仅获得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实现德性的养成,成为具备现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公民。
在当今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功能更加关键和复杂。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不仅要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及全球视野。这些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个体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还能够推动科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进步。高质量的教育不仅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手段,也是实现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关键。通过培养各行各业的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事业将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唯有如此,中国才能更好地适应持续迭代的科技变革和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
教育推动强国建设的历史经验。近代以来,教育在人类变革和国家富强进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许多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重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为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范本,欧美国家通过高等教育中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等措施,为工业革命和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19世纪,德国和法国的大学率先采用了这种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例如,德国的洪堡大学以“自由探索与创新”著称,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统一,通过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推动了德国的现代化进程。法国建立了以培养社会管理者、工程师等高端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大学校”(Grande
école)体系,通过严格的选拔和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精英人才,并在国家的各个关键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法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文化繁荣。从19世纪后半叶至二战时期,美国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推动了国家现代化。这段时间,美国陆续建立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培养了大批工程师、科学家和管理人才,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高水平大学为美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特别是诸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许多后起发达国家也以老牌工业化国家为师,在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其中,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成功经验。许多国家目前仍积极致力于一流大学建设,如澳大利亚的G8联盟、日本的全球顶尖大学项目、韩国的BK21+计划和WCU计划(赵安明等,2023)。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教育改革的新篇章。上世纪90年代,我国陆续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加强大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长足进步,国际影响力亦大幅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2016年启动的“双一流”建设,使中国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上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续探索积累了重要经验。
现实需求:推动社会变革,应对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教育系统可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互动场域,个